储能人才供需变化,储能市场人才需求预计将增至65.74万人
请用微信扫一扫
在双碳战略的驱动下,储能行业飞速发展,新型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已经成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伴随发展而来的是残酷的竞争,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确保在竞争大潮中屹立不倒,争夺优秀人才逐渐成为了储能企业角力的关键。
有一项预测显示,2030年,我国储能行业的人才需求预计将增至65.74万人
储能人才市场
2023年以来,我国新增储能注册企业超过5万家,平均每天有超过150家新企业进入储能领域,行业新增尤其是有实力的跨界企业加入,引发了储能行业更为严重的人才短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储能行业从业人数约为10-14万,其中研发技术1万-2万、生产制造5万-6万、工程建设3万-4万、售后运维 1万-2万。
技术驱动引领发展
储能人才缺口
2024年储能人才缺口仍有近10万人,其中以研发技术、运营管理类人才缺口最多,占比近60%。
从系统研发、技术人才,电站运营管理人才,到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和具备源网侧、工商业项目开发、家储渠道开发的专业市场人才,均成为了各大储能企业竞相争抢的对象。
因此,部分企业为了快速入局抢占市场,针对这类人开出了远超人才实际价值的超高薪资。
为了进一步留住人才,近年来还有一些企业要求关键员工签署《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从制度上确保员工在离职后不会加入竞争对手或其关联公司。
多方因素的累加下,这也导致储能人才招聘市场浮现出薪资虚高、员工竞业协议滥用等问题。火爆的储能行业和充满矛盾的人才供需市场成为了储能发展的两个极端。
求职重点因素:
人才短缺推动竞争激烈,这场人才争夺战的加热并非偶然。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不断清晰,储能技术已经被确认为很多大公司的投资重点。
目前,储能这个领域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许多团队规模仅有数百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将迅速扩大到千人以上的大团队。这种转变的背后是行业在技术积累和社会对清洁能源的追求方面的磅礴力量。
尽管动辄年薪百万的行业并不多,储能企业为了吸引拥有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才,还是已经开始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资待遇。
在人才求职意向上84.9%的储能从业者认为薪酬待遇是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之后依次是公司品牌、职位岗级、技术团队等。这也表明,除了薪资以外,企业是否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在当下也成为越来越多储能人才重点所考虑的对象。
离职原因分析
与之相对的,储能人才离职原因,则主要集中在“管理混乱”和“有更好的机会诱惑”。
储能行业企业一般都发展比较迅速,建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切记不要忽视内部管理建设,要梳理好企业的内部发展机制。
而对于有更好的机会诱惑而考虑换工作的人才,一是了解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如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等更符合自己预期,经不住“诱惑”而选择跳槽,二是想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寻求更高的挑战,出于个人成长考虑,人才感觉在现有的工作中,很难再有更高的提升,从而考虑新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