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2025收入再加一笔!各地人才引进补贴一览,最高补贴10万元

职场观察 原创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5-03-31 16:51 {{clickNum}}

多地政府为扩大企业发展真是操碎了心,正好小编看到很多地区针对新能源从业者有住房补贴、经济补贴等各项补贴,希望这些可以在2025年给你额外增加一份收入!

如果你是“新能源”行业的从业者千万不要错过

百万英才汇南粤:来莞毕业生最长免费住宿15天!

东莞一直致力于为青年的成才提供资金、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扶持,打造近悦远来的优质人才生态。符合条件的来莞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最高10万元的新引进补贴、最高1.8万元租房补贴、最长15天免费住宿,创业可享最高500万元额度的全额贴息贷款,以及教育、医疗、文体、政务服务等各类专享服务。覆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

以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发展的风生水起 我省启动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提出用3至5年时间,培养引进10名战略科学家、10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青年人才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需要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

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行动。聚焦光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生物育种、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集聚专业潜力强、创新活力足、成长空间大,能够挑大梁、当主角的青年俊才。

真金白银揽人才,四川多地在抢人,最高支持一个亿

3月20日下午,乐山人才政策“嘉十条”的详细解读新闻刚刚发布不久,当地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的电话便被“打爆了”。

为了在新一轮人才招引大战中占得先机,乐山明确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急需紧缺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按层级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于当地晶硅光伏、核技术应用等重点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将连续发放2年就业补贴,对来乐就业创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将给予最高2万—10万元购房补贴。

位于川中的遂宁可谓招才引智“急先锋”。在今年初,遂宁便出台了支持产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23条硬措施,当地明确,对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团队)项目,将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以“高含金量”政策延揽高端人才。记者注意到,这也是今年以来,川内各市(州)所承诺的最高人才支持资金。

与遂宁不同,绵阳将揽才的重点放在了“行动”上,在3月初,当地启动2025年上半年招才引智行动,通过主场宣介招聘会+小分队专项招才引智活动,当地相关部门携带1.2万个优质岗位分赴全国多座城市和重点高校,开启了人才招揽之旅。

此轮招引人才,绵阳承诺,用人单位全职引进且符合条件的高校优秀毕业生、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可按规定享受安居补助,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可按规定申请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最高可贷款150万元。

邛崃市引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人才激励办法

邛崃市为引进人才,特在第二章的奖励标准中的第二、第三条中写明。

第二条 引才育才奖励。对引进培育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人才分别按以下标准,分 5 年平均发放资助资金。人才分类及奖励资金:A 类人才 200 万元/人,B 类人才50 万元/人,C 类人才 30 万元/人,D 类人才 25 万元/人,E 类人才 10 万元/人。

第三条 创新产品奖励。对引进培育的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人才团队研究开发的新产品获得四川省、成都市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的,按省级 10 万元、市级 5 万给予企业技术牵头负责人奖励,同一用人单位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 3 次。

新疆各地人才引进最新政策汇总一览

全年募集1万个就业见习岗位,组织3000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提高就业能力。主动对接对口援疆省市,挖掘一定数量见习岗位,吸纳毕业生见习。见习单位按不少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向见习人员发放岗位补助。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含3个月)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地州市层面,各地州市分别采取发放安家费、生活补贴、住房补贴、购房补贴、购车补贴等方式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保障。部分地州市在岗位聘用、职称、薪酬等方面对引进人才有倾斜政策,在引才措施中明确给予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经费支持。

顶部